查看原文
其他

水业人物 |苑宝玲:行而不辍 履践致远

苑宝玲 给水排水
2024-09-08


2023年度水业人物

2023

年度水业人物,水行业的领跑者。

他们尺规绘世界,方寸绣乾坤;

他们为师有大道,治学亦有成;

他们倾心听诉求,真情解危难;

他们黑发已是奠基人,白首仍为开拓者!


年度水业人物评选活动由《给水排水》杂志社主办,得到了各协学会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秉承“公正、公平、公开、公益”的原则,旨在表彰年度具有突出贡献或杰出表现的水行业从业者。




教学与科研贡献奖

苑宝玲

吉林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授


Part 1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1991年,我考入桂林冶金地质学院(现桂林理工大学)就读于工业分析专业,随着对专业的认识,我感觉到工业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大三时我就立志要报考环境专业,后以班级专业第一也是当年班级唯一一个考取研究生的身份,考入厦门大学攻读环境化学硕士学位。在读硕期间,我积极选修了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现环境学院的前身)袁东星教授关于环境科学方面的课程,与我梦想的专业进了一步。1999年,我又作出一次大的决定,从环境化学转到环境工程,报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成为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名博士生,师从曲久辉院士。在曲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从一个水处理小白,慢慢与水质净化结下了缘。2002年博士毕业引进到福州大学开启了教学生涯,后又从环境工程转到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职称也从助教一路成长为教授,圆了我的水之志。2011年加入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先后担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系主任、副院长到院长,在水之路上不断实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期间还多次赴香港、美国和台湾的环境工程系进行博士后和访学研究。2018年加入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22年,依托吉林建筑大学入选“市政工程”方向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开启了新工作篇章,积极为振兴东北的教育和环境治理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与我的恩师曲久辉院士


Part 2

教学相长,知行合一

迄今为止,我已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20余年。我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等专业本科生,市政工程和土木水利的硕士和博士生讲授了多门课程,包括《城市水工程概论》、《水处理生物学》、《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给水处理技术原理与应用》《环境材料学》、和《环境生态工程与理论》等。我还负责指导本科生的实验课《水处理生物学实验》,结合课程和实验教学,出版了《水处理新技术原理与应用》、《环境工程概论》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等教材。



我深信本科教育需要不断强化多学科融合、加快知识体系更新、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努力。因此,我积极参与各项教改课题,包括主持2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专题任务和省教育教学三创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参与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相关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一等奖。主编了2021年高等教育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学科专业“十四五”规划应用型教材《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工程案例》、参编了交叉学科教材《城市水系统智能化》和应用型教材《水处理生物学实用教程》。



这些年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我也做出了不少贡献,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带领华侨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也是福建省第一个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主讲的《水处理生物学》获得校级百门优质课程和在线开放精品课程。除了本科教学外,从教以来我还指导了60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我坚信,参与社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践、发现问题的最佳途径。所以我要求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开展论文研究之前,必须进行专业实践,结合社会服务,亲身去实习和体验。在日常的科研和学习之外,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做事能力和思维方式。我认为,作为导师,传授知识只是其中一部分,“育人”才是最重要的,力争做到知行合一。我希望我的学生不仅是学习优秀的人,更是全面发展、内涵丰富的人。我期望他们在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专业,都能成为该领域内的顶尖人才。我指导的16位本科生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设计,5位硕士生人获得省优秀毕业论文,6名研究生分别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联合培养和丹麦技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除了日常的科研和学习,我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和学科竞赛,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并通过科普方式传递给大众。我指导的“水行者”团队学生在城市水环境与生态科普创意大赛、“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我也因此获得优秀指导教师。我还积极参与大赛评审,作为专家点评,从学生科技竞赛作品中学习提高自己。





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率获佳绩


“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专家点评


第五届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专家致辞


在我从教的二十余年里,已经度过了2个十周年。在第一个十周年,毕业的学生们为我制作了一本纪念小册子,以我的姓命名为《水处理之苑》。他们收集了自己的生活近照和与家人的合影,每个人都写下了当年求学时的回忆,以及毕业多年后的感悟和领悟。第二个十周年教师节那天,毕业的学生们从全国各地赶回来为我庆祝。每当这些时刻到来,我都感受到深深的感动和满足。看到学生们从青涩的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这或许就是做一名教师最大的快乐和成就所在。同时也感谢学生成就了我,这应该就是教学相长最好的诠释。


从教20年教师节纪念活动合影


Part 3

道阻且长,行而不缀

在科研方面,我主要聚焦于城市水安全工程和水环境修复领域,以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为核心目标。基于多介质复合污染控制原理,系统开展了富营养化饮用水源的生物和化学风险控制、微污染水源水质改善以及基于氮磷营养盐“面源”污染风险削减的全过程工艺原理研究。我构建了从水源的“龙头”到“源头”的逆向溯源全链条技术体系,推动关键技术的转化和规模化工程应用。在过去的几年里,承担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教育部霍英东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省部级产学合作重大项目、省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以及省市各类其他项目50余项。


(1)饮用水源中微污染物去除关键技术研究

南方大多饮用水水源的耗氧有机物、消毒副产物(DBPs)前驱体等浓度很高,同时,许多地表水厂还面临着藻类及其代谢物造成的水质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控制DBPs的生成,以及如何在藻细胞灭活、胞内代谢物释放控制与强化混凝除藻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我们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预氧化除藻过程中藻类次生代谢物及消毒副产物生成机制与控制原理”,团队自主开发了电化学高铁酸盐在线制备装置,建立了铁锰酸盐预氧化与新生态铁盐/锰盐持续生成的工艺调控方法,实现了电中和凝聚控藻的目标。我们提出了在取水口引入铁锰酸盐预氧化的方法,通过将其转化为富含表面羟基、吸附活性强的多价态铁锰复合氧化物,将单一原水输送过程转变为具备氧化、凝聚、吸附功能的重要净水过程。这项技术对藻类、氨氮、有机物的去除以及消毒副产物前体物消减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并且能够减少絮凝剂投加成本,无需对现有水厂工艺进行大规模改造。


(2)基于催化吸附功能材料开发的深度脱氮除磷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氮磷是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大量的氮磷废水排放到江河湖泊等自然水体中,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甚至引发水体黑臭,严重威胁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安全。为了有效去除低浓度的氮磷,开发以功能材料为核心的高效吸附和催化氧化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环境领域研究的焦点和难点。在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项目“城市黑臭水体系统治理关键技术集成及工程示范”和厦门市重大科技项目“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关键技术研发、工程示范和运营维护”的支持下,我们团队针对现有环境功能材料在实际脱氮除磷污染工程中存在的选择性差、效率低和分离困难等技术难题,研发了一系列新型功能材料。包括兼具高效去除氨氮和高选择性的钴基臭氧催化剂、高效稳定的廉价金属(钛基/钴基)析氯电极,以及易于分离的铝基/铈基金属有机框架高效除磷吸附剂。通过这些创新材料的应用,实现了水中低浓度氮磷的高效控制、功能材料的循环利用和资源回收。这些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南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提质增效、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提升改造,以及黑臭水体和小微水体水质的提升,为深度脱氮除磷示范工程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3)再生水生态融合与生态修复机制研究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再生水作为补充水源,被用于回灌河湖生态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以增加供水资源,这对缓解许多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污水处理工艺难以完全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盐和有害物质,例如氮磷和溶解有机质的排放,可能会加速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并且某些有害物质如PPCPs、ARGs等可能对水生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造成危害。因此,在再生水排入受纳水体之前,建立生态缓冲区对再生水的进一步净化以及降低其对受纳水体生态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再生水生态融合与生态修复机制”的支持下,我们通过构建不同功能类型的多级生态缓冲区系统,针对关键的风险因素开发了人工强化生态净化技术。同时,针对受损的生态系统,我们还开发了基于生态系统指示性指标恢复的生态缓冲区生态修复技术。根据区域的生态差异和受纳水体的功能需求,形成不同情境下的再生水生态缓冲区再生水生态净化、生态修复和生态融合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以确保再生水的生态安全利用和生态缓冲区的健康持续运行,这项工作正在持续研究中。


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水环境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已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等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拥有37项授权专利,其中包括27项发明专利。获得了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以及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我主编和参编完成了《厦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提升改造技术指南》,《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图集》、住建部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典型案例库》,并参与编制了厦门三溪流域《一河一档一策》。审了《厦门市城镇排水排查技术导则》和《福州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2020)》等标准和规范。


我先后入选“厦门市杰出青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奖励计划”等人才计划。荣获了“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厦门市三八红旗手”、“厦门市先进教师”等荣誉称号。我所带领的“城市水安全保障”团队也荣获了“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这些成果不仅是对我二十年来教学科研工作的肯定,也是我未来持续奋斗的动力。


获得多项省市科技奖励


Part 4

学以致用 服务社会

除了校园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我也是一位“闲不住”的“热心人”。自2015年起,我开始参与厦门、泉州等地的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改造等设计咨询服务工作。还参与了多项入河入海排口溯源及雨污水管网排查,以及多条流域和水体污染源调查项目。主持设计了《汀溪水库上游五个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及管网完善工程》,完成了95个行政村(包括管网和300余座分散处理站)的区级考核评估和指导工作,总结了农村生活污水存在的问题,并保障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2019年,我入选了福建省生态保护厅农村污水入库专家的第一批专家,并持续为福建省农村污水标准制定和政策编制提供咨询意见。所服务的科技成果多次被厦门日报,厦门晚报、厦门卫视、福建日报、中国环境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如“厦门海绵城市建设被当样板 海沧区试点初尝生态成果”、“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打造“海绵高校”、和“海绵体”让城市“活”起来”等。


生态田园模式下的古坑村样板村农村污水治理工程


在海绵城市水质监测点接受厦门卫视等媒体采访


服务于厦门、泉州等多处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作为市政协委员和省科技特派员,我积极向全国38个城市副市长、来自20多个“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的67位环保官员以及46位硕士研究生等30多组考察团和研究生班宣传海绵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为国家“一带一路”计划和福建省的“绿水青山计划”提供专业支持。四年履职期,提交了18个提案,有12项被立案,主持调研课题5项,涉及环境治理、道路规划改造、医疗服务、老城保护等多个领域。其中,关于环境治理方面的提案包括《关于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关于尽快启动非正规垃圾堆埋场的规范化管理和处理处置的建议》、《关于持续推进厦门市农村污水治理,加强网管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农村振兴的建议》等。此外,我在深入一线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道路问题也提出了相关建议,比如《关于打通柯厝断头路,为特殊儿童打开“急救生命通道”的建议》等。并因此被评为农工党优秀调研工作先进个人和优秀政协委员。


向全国38个城市副市长介绍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经验

为20多个“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67位环保官员培训海绵城市建设技术


我深信,作为从事基础研究的高校人员,我们应当借助国家政策的引导,将我们的专业知识融入社会服务中,深入了解真正的社会需求。只有从实践中寻找科学问题,不断深入研究,才能行而致远。


Part 5

结语

收笔之际,我要再次向在我学习、教学和科研道路上给予我无私帮助和支持的各位师长、专家和业内同行表示衷心的感谢。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为行业解决更多的难题,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


2023年度水业人物获奖名单


相关阅读:

2023年度管理与产业贡献奖:

陈鸿:以水为笔 依水赋能 践行新时代水务人的历史使命

编辑:李金龙
审校:李新鑫

-END-
26万粉丝点击关注↓
感谢看到最后,
喜欢的话,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点赞、分享】
您的支持对我们很重要!

近期热文(点击标题跳转阅读)

水业人物 |陈鸿:以水为笔 依水赋能 践行新时代水务人的历史使命

给水排水 |王家卓:10个关键点解析三部委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文件

给水排水 |解决室外雨水排水问题的几种设计实践

给水排水 |哈工大任南琪院士团队贺诗欣课题组ES&T:无曝气的原位类芬顿反应——氧气在异相氧空位上的特异性吸附和活化

近期活动(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给水排水》杂志2024品牌活动预告

免责声明:微信部分文章及图片系网络转载,仅供分享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部分文章及图片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及出处的,仅标明转载来源,如原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的,请及时联系我们(010-88375433),我们会立即删除,谢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给水排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